AI发展前沿

国内外资讯

浏览量:

《全球人工智能科研态势报告(2015-2024)》发布

7 月 3 日,《全球人工智能科研态势报告(2015-2024)》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与东壁科技数据联合发布。

报告显示,中国 AI 研究人员数量从 2015 年不足万人到 2024 年达 5.2 万人,年复合增长率达 28.7%,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构成人才第一梯队,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研发团队规模也较为可观。 

报告中多位AI产学研大佬位列其中,《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榜TOP100》中的张祥雨,其身份是旷视科技研究院基础模型组负责人,他的团队曾获CVPR2016最佳论文奖,并多次问鼎ImageNet、COCO等顶级视觉竞赛。代表作包括Res Net、Shuffle Net系列,已成为工业界广泛应用的基石技术,Google Scholar引用数高达40000多次。


同时跻身全球及中国百人榜、并任职于企业的研究者还有华为的田奇、王云鹤以及谢凌曦,商汤科技的王晓刚、石建萍,蔚来汽车的任少卿,以及MiniMax闫俊杰、Sand.AI曹越等AI新锐企业的领军人。


与此同时,美国顶尖机构中活跃着大量杰出的华人学者身影。全球100人榜单里,在美任职的20位学者中,华人学者占10位,除何恺明、杨明玄外,还有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职的朱俊彦等人。以及女性榜单中,11位在美国任职的学者里有3位华人女性,包括斯坦福大学的李飞飞。


另一方面,中国也成为吸引全球AI人才的重要磁极。《报告》显示,从国家分布来看,尽管美国在全球AI人才聚集方面仍占据主导地位,谷歌、微软、IBM、Meta和亚马逊超过60%至90%的人才均分布在美国。但中国展现出强劲的崛起态势,成为第二大人才聚集地,腾讯(94.6%)、阿里巴巴(90.2%)的人才高度集中于本土,微软也在中国部署了714名人才,占其全球AI人才的29.0%
预约演示
请微信扫码
约远程演示


服务热线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服务热线:13732209571

在线客服
人工服务时间:
工作日 9:00-21:00
非工作日 9:00-18:00